COD檢測試劑的核心在于使用強氧化劑(如重鉻酸鉀KCrO或過硫酸鉀KSO),在酸性條件下加熱水樣至特定溫度,使水中的有機物發(fā)生氧化分解反應。例如,在重鉻酸鉀法中,有機物被氧化為二氧化碳、水等無機物,同時消耗一定量的氧化劑;而過硫酸鉀法則適用于低濃度場景,其反應產物可通過分光光度計檢測。
指示系統與定量分析: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離子狀態(tài)變化是測定的關鍵。以重鉻酸鉀為例,反應生成的藍綠色Cr絡合物可通過比色法測定吸光度,顏色深度與COD值呈正相關;或者采用銨鐵離子法將Cr還原為Cr,通過滴定法計算消耗的氧化劑量,最終換算出COD濃度。這種方法通過建立化學計量關系實現準確量化。
標準化流程優(yōu)化:現代試劑往往集成了預制化設計,例如微回流技術減少試劑用量并防止揮發(fā)溢出,配合專用反應器和分光光度計形成閉環(huán)系統,進一步提升了實驗效率和重復性。
COD檢測試劑的使用注意事項:
1.安全防護方面
-通風良好:使用前,確保實驗室空氣流通,避免有害氣體積累。
-個人防護裝備佩戴:由于預制試管內液體為強酸,具有強烈的腐蝕性,操作時應佩戴橡膠手套、護目鏡等防護措施,防止液體濺到皮膚或眼睛造成傷害。
-避免直接接觸:COD檢測試劑有毒,千萬別讓它接觸到皮膚、眼睛或口腔。
2.試劑管理方面
-檢查外觀質量:試劑使用前需檢查外觀,若出現變色、沉淀或異味,說明已變質需立即更換。
-規(guī)范添加操作:添加試劑時需按規(guī)定順序和劑量操作,避免滴漏或錯加;高濃度試劑需特別小心,防止接觸皮膚造成傷害。
-及時清理殘留:測量結束后及時清理殘留試劑,沖洗試劑管路,避免試劑殘留結晶堵塞管路。
-關注余量并提前備貨:定期檢查試劑余量,提前備貨避免因試劑不足中斷檢測,通過規(guī)范試劑管理為COD測定儀提供可靠的檢測基礎。
3.樣品處理方面
-控制檢測時間:樣品建議在1小時內檢測,時間拖得越長,結果越不準。
-注意水樣pH值:待測水樣PH不能為強堿性,否則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。
4.設備準備方面:確保使用的光度比色測定儀(如PhotoLab 360水質多參數檢測儀)處于良好工作狀態(tài),并按照說明書進行預熱和校準。
5.標準溶液選擇方面:根據水體性質和污染情況,選對COD標準溶液的濃度和立標系數很重要,這關系到最終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